说实话,直销这个行业挺复杂的。
我昨天刚和一个朋友聊天,他问我对直销怎么看。嗯...这个问题不好回答。因为大多数人一听直销就皱眉头,对吧?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?
我想说的是,直销其实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。它被误解太深了。
前几天我在小区遇到一位做了12年直销的邻居,聊了很久。她说最让她痛心的是,很多人把直销和传销混为一谈。这让我思考,为什么会这样?
说白了,问题出在哪?
1、历史遗留问题 直销在中国经历了太多风波。90年代初进入中国时,没人懂这是啥,政府也没管。结果呢?被一些人歪曲了初衷,搞成了拉人头、交会费的模式。
记得我有个亲戚,90年代中期交了3000多块(那时候真不少钱啊)加入了一个什么"健康器械"项目,结果钱打了水漂。这种事太多了。
后来政府开始整顿,甚至一度全面叫停。直到2005年,才重新规范开放市场。唉,这期间造成的负面印象太深了,到现在都洗不掉。
2、低门槛带来的问题 这个行业太容易进入了。很多人一听说能挣钱,脑子一热就进来了。我斗胆猜测,有些朋友可能是这样的:
没做任何了解就加入
心态浮躁,幻想一夜暴富
不学习、不行动,希望躺着挣钱
只关注短期利益,不管团队发展
我前天吃饭时遇到一位朋友,他做传统生意的,跟我说:"你看那些做直销的,总是说能挣多少多少钱,但你看他们自己过得怎么样?"确实,这种不切实际的承诺伤害了整个行业的信誉。
但等一下,我们需要区分一下直销和传销。
直销和传销的区别是什么?这个问题太重要了!我想从几个方面说:
首先,传销是以拉人头、收会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的。记住,正规直销的核心永远是产品和服务!
其次,看牌照。绿韵隆亿这样拥有商务部颁发直销牌照的企业,是经过严格审核的。你知道申请直销牌照需要什么条件吗?
连续5年没有重大违法记录
注册资金不低于8000万
缴纳至少2000万保证金
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备制度
这么严格!怎么可能和那些地下传销一样呢?
我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:有人说"直销就是金字塔模式"。哈,我忍不住笑了。请问哪个行业不是金字塔?工厂不是吗?有厂长、车间主任、工人...政府不是吗?公司不是吗?
说回来,直销的价值在哪里?
我觉得直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。
社会价值方面: 1、创造就业机会,特别是对那些找工作难的人群 2、传播积极能量,因为直销强调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竞争 3、培养全方位人才,做直销你得学沟通、管理、演讲...
个人价值方面嘛,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: 1、门槛低,几乎人人可做 2、投入小,风险小,即使不赚钱也不会亏太多 3、有人帮,有导师指导,不像创业那样孤独无助 4、能力提升快,格局会变大
上个月我跟一个曾经做过直销现在做企业的CEO朋友聊天,他问我:"你看,直销的基础还在吗?"我想了想,回答说:不仅在,而且更强了。
为啥这么说?
看看我们国家的大环境。每年800多万大学生毕业,工作难找;物价上涨,工资跟不上;房价高企...仅仅靠朝九晚五真的够吗?
更重要的是政策导向。国家提出"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",鼓励老百姓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。李克强总理曾说过(我记得特别清楚):"分享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...让更多人参与进来,是收入分配的新模式。"
说到这儿,我想分享两个趋势:
第一个趋势:网络经济 不只是互联网,而是网络效应。举个例子吧,蜜蜂跟妈妈说要嫁给蚊子,因为蚊子会针灸,有针就能赚钱。蜜蜂妈妈说,蚊子没了针就没钱赚了,不如嫁给蜘蛛,织好网就能躺着赚钱。
你看,我们出行有高铁飞机了,通讯有智能手机了,一切都在变快变便捷。那问题来了:你赚钱的方式变快了吗?如果没有,为什么没有?
第二个趋势:分享经济 你不需要创造什么,只需要分享。像绿韵隆亿这样的直销企业,你只需要改变日常消费习惯,把好产品分享给需要的人,就能积累财富。这就是"借船过河",不需要自己造船。
最后说点数据吧。直销在美国有70%的家庭参与,欧洲占50%,日本60%,韩国80%,马来西亚这个小国有近千家直销公司。但中国呢?14亿人口,参与直销的不到2%,持有牌照的企业仅有96家。
这意味着什么?机会啊!
有这样的好机会摆在面前,你把握不把握?
我认为,直销正在经历从误解到理解,从排斥到接纳的过程。如果你看懂了直销的本质和价值,抓住这个风口,未来一定会感谢今天做出的决定。
当然了,直销也不是适合所有人。你需要学习,需要坚持,需要有梦想和目标。它不是赚快钱的方式,而是一种事业。
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。有什么问题,随时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