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至,孟秋伊始。
当第一缕凉风掠过林梢,
当第一枚秋叶坠向人间,
季节的帷幕正于无声处徐缓更迭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释曰:
“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”
天地万物,自此收敛锋芒。
AUTUMN OF 2025
立秋|凉风将至
时光匆匆划过,夏悄然而去,秋已然而至。
作为秋天开端的标志,立秋本应带来满目清寂的秋意,然而疆域辽阔的中华大地,却让秋的脚步在南北间踏出迥异的姿态。北方或许已有早晚的凉风拂面,南方却依旧被盛夏的热浪紧紧裹挟,夏暑的盛景迟迟不肯退场。
立秋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三个节气,标志着季节的转换,也是秋季的起始。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,秋高气爽,月明风清。
立秋曾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,古称“立秋节”,人们会举行一系列活动来迎接这一季节转换。早在周朝,逢立秋日,天子亲率三公九卿、诸侯大夫“迎秋”于西郊,举行祭祀仪式。汉代承此习俗,并杀兽以祭,表示秋来扬武之意。现代,人们也通过各种形式来体现立秋的仪式感。
1分钟get立秋冷知识
☑啃秋:
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。《岁时风俗》有记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。”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,可以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。
☑ 晒秋
每年立秋,随着果蔬的成熟,便迎来了晒秋最旺季节。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,在江西、湖南、安徽等省的山区,由于地势复杂,村庄平地少,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、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。
☑ 贴秋膘
很多地方有在立秋当天有悬秤称人的习俗,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。因为在炎热的夏天,人没有什么胃口,饭食清淡简单。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补偿夏天的消瘦,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。
关于立秋|三防两宜
防“秋老虎”——白天仍需遮阳、补水、避免暴晒;
防秋燥——少食辛味(葱、姜、辣椒),多食芝麻、蜂蜜、梨、百合;
防情绪中暑——日照缩短易引发“悲秋”,多做户外舒缓运动(八段锦、慢跑、瑜伽等);
宜早睡早起——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多吃银耳、百合、杏仁等白色润肺食物,使肺气得以舒展;
宜润肺润肠——晨起淡盐温水,睡前蜂蜜水,双通道锁水。
#立秋护肤 #秋燥克星 #芦荟胶的100种用法
立秋燥气始,别看外面35℃+,脸上已经开始 ‘绷、干、痒’三件套?
3秒钟解决秋燥
晒后烫?空调干?熬夜黄?蚊虫叮?
挤一挤,拍一拍
立秋|肌肤“急救”指南
通勤“冰盾”:早晨地铁热浪+办公室空调双重暴击?厚敷3分钟芦荟胶→形成锁水薄膜,8小时不卡粉;
晒后“降温贴”:秋老虎紫外线居高不下,出门忘涂防晒?回家冷藏芦荟胶,厚涂15分钟,褪红速度↑50%;
夜间“加湿器”:北方干燥加倍、南方湿气加倍,湿度<40%?芦荟胶+两滴角鲨烷,睡前薄涂=一整晚水汽循环;
医美“修护膜”:激光、刷酸后屏障受损?首推修护后24h内冰敷芦荟胶,10天掉痂不色沉;
宝宝“万能膏”:口水疹、蚊虫包、红脸蛋?一胶搞定,新生儿科同款安全配方。
立秋|24小时护肤时刻表
晨起冷水洗脸→轻拍芦荟胶→锁水+唤醒
办公室空调房→喷雾后点涂芦荟胶→防干纹
外出午餐→补涂防晒前加一层芦荟胶→抗光损
卸妆后→厚敷芦荟胶10分钟→睡眠修护
立秋,是热烈与清凉的握手。
给肌肤一场“及时雨”,
让一整季的燥与热,都被温柔安抚。